3月9日,胸外科王宏涛主任带领的团队成功为一位78岁患者开展高难度机器人援助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患者,女性,因2年前在外院行胃息肉切除术,半年前复发,出现反酸,烧心,吞咽时不适症状加重来到我院胸外科就诊。但由于其既往已切除胃息肉术,因食纳差,已减重20斤,中度营养不良,且脑梗10余年,高血压、糖尿病20余年未规律控制,术前检查肺功能差,血氧饱和度低,麻醉及手术风险更高。关键时刻,团队想到了达芬奇机器人,对前期12例机器人援助下食管癌根治,胸顶45°吻合的经验进行总结,同时回顾食管裂孔的解剖结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的手术方案。
3月9日,王宏涛主任操作机器人,田伟副主任医师,侯彬博士为助手,成功为患者在全麻下行机器人援助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借助机器人对手术区域精准的解剖辨别,分离和修补病变部分,采用王宏涛主任独创“3333”缝合固定术。该术式巧妙的缝合固定,代替了补片的修补作用,恢复了正常解剖结构,利用胃周韧带的牵拉作用,避免食管裂孔疝复发,明显降低了术后狭窄返流发生,且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的优点。
目前,王宏涛主任带领的胸外科团队一直致力于将机器人手术优势应用于复杂的胸外科手术中,实现手术更微创化、精准化,完成的手术难度不断增大。至今已成功开展十余例机器人援助手术,并将机器人手术广泛应用于纵隔肿瘤、肺癌、食管癌等国内常见疾病。在王宏涛主任带领下,胸外科不懈追求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一次次突破手术极限,努力减少患者的创伤。
此次机器人辅助操作食管裂孔疝手术的成功,既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又是胸外科精准微创手术的再次突破,标志着胸外科四级手术技术上的革命性变革。机器人手术将是未来外科发展的方向,胸外科也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学科协作,进一步探索达芬奇机器人的适应症,完善和推广胸外科各类复杂的机器人微创手术,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