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科技与医疗技术深度融合的时代,手术机器人正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空前绝后的变革与活力。骨科机器人导航系统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备受瞩目,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不仅是未来骨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院骨科响应社会需求的崭新方向。11月19日中午,在刘时璋主任的指导下,骨科李全义主任医师、赵英杰住院医师在机器人导航系统辅助下成功为一位高龄患者完成脊柱手术。
患者女,85岁,腰椎压缩性骨折,翻身、起立等活动严重受限,疼痛难忍,李全义主任医师接诊后,在全面评估病情后决定为患者实施机器人导航系统辅助下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该技术避免了传统技术的反复多次穿刺、透视次数多以及时间长的缺点,大大提高了穿刺的精准性及安全性,患者在术中几乎感受不到疼痛,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此例手术借助的机器人导航系统由控制系统、定位导航系统、机械臂装置和工具集四大模块组成,四大模块各司其职,环环相扣,共同构建起了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可控化的手术操作平台。该系统应用广泛,可针对脊柱、关节以及创伤手术进行精准导航,从术前规划、手术通道到图像采集与处理,再到术中定位与导航,以及术者直接干预手术视野,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数字化与精准化的力量。为使得科室医师更加熟练地掌握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骨科前期进行了一系列规范化的操作培训,全面、深入地学习了机器人导航系统的整体构造。青年医生、进修医生以及规培医生以分小组的形式,以3D打印的人体脊柱模型为模拟标本,多次进行模拟演练,掌握了机器人导航系统的使用要求及技术要点。
刘时璋主任表示,导航技术为复杂的骨科手术,特别是脊柱微创手术提供了一道安全保障,赋予了骨科医生一双“天眼”,给予了手术者高效、直接的助力。未来各亚专业组将进一步利用机器人导航技术,更加精准和高效地开展脊柱、关节、创伤类手术,使各亚专业手术进一步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在各亚专业手术机器人导航技术成熟稳定后,骨科也将向更复杂、更高精尖手术领域进攻,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